「『正義的社會』是如果你知道其中的一切,你會願意在這個社會的任何一個位置。」你認為世界貧富差距多大?你期待世界多平等?真實情況,比你以為的、比你期待的更糟。正義是需要練習的。人們安適於惡的平庸性,常忘了自己是加害者,卻不曾忘記要分一杯羹。如果這不是我們期待的世界,現在就是行動的時刻。

「政治哲學家羅爾斯定義:『正義的社會』是如果你知道其中的一切,你會願意在這個社會的任何一個位置。如果你要進入的那個社會,你可能會在任何的位置上,你不知道是哪一個,你就得考慮周詳。這有點像盲測試,你不知道自己做的決定會有什麼結果,羅爾斯稱此為『無知之幕』。」

你認為世界的貧富差距是多少?你期待世界多平等?真實情況,比你以為的、比你期待的更糟。丹.艾瑞利說,「我們有兩種落差:知識落差和期望落差。知識落差是指我們認為我們怎麼教育大眾?我們怎麼讓大家用不同的方式想像不平等、以及隨之而來,像是健康、教育、妒忌、犯罪率等不平等的後果?另外,我們也有期望落差。我們怎麼讓大家用不同的方式思考我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?」

螢幕擷取畫面 2021-11-13 010340.png


從前從前,流傳著一則父子騎驢的故事:有一對父子牽著一頭驢進城,兩人都不騎時,被取笑太傻;爸爸騎,被指責為不慈;兒子騎,被批評為不孝。;兩人一起騎時,卻又被責罵不仁,根本虐待動物。最後父子倆氣呼呼的合力把驢子扛進城,讓人既好氣又好笑。
這則寓言常用來說明沒有定見的後果。而今天想用它延伸:這個世界上,其實不存在絕對正確的選擇;保持中立的人,不過是冷眼看著一次又一次的悲劇發生。

問題的產生,往往存在多重交錯的背景脈絡與未來可能的發展影響,因此難以找到絕對或絕錯的選項,並藉此斷定恆久不變的正確立場。那些看似完美的做法,只是滿足當下的情境條件與主體決策的前提準則;一旦置換場景或將時間拉長,便必定面臨標準的異動,帶來更新的思量。

認清這事實不是自甘落入相對主義的陷阱,反而是對積極準備、投入的提醒;盡力避免自我被思想上的惰性與硬性綁架,理性地為當下自己所堅守的價值信念辯護,同時保留傾聽與被說服的彈性。畢竟一旦放棄了,不只可能永遠錯過驗證的機會,更是對自我主體性與能動性的背棄。

而選擇「不存在的中立」,不過是對自我的欺騙與逃避。或許因為害怕選錯而不做選擇也是一種選擇,但請記得:不去正視、苦思與嘗試行動,就只能在相同的輪迴中不斷的犯著同樣的錯;畢竟痛苦不會帶來成長,對痛苦的思考與改變才能讓人茁壯。

地獄中最黑暗的角落,是那些在道德存亡之際,仍然堅守中立的人。

正義是需要練習的。人們安適於惡的平庸性,常忘了自己是加害者,卻不曾忘記要分一杯羹。
如果這不是我們期待的世界,那麼,現在就是行動的那一刻。


文/林育昇
圖/擷自
TED.comDoodle資料庫